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

龍鬚菜、黃花藺 酷暑、多颱攏無驚



文章來自2013-8-17 自由時報
〔記者花孟璟、游太郎/花蓮報導〕夏季高溫容易傷害農作物,若颱風來襲,農作物又一夕泡湯,花蓮農改場經三年研究發現,為龍鬚菜設置遮蔭設施後,產量明顯增加三成;另外,引進了水耕蔬菜黃花藺,不怕泡水爛掉。
龍鬚菜遮蔭 產量多三成
每年產值達八千萬元、九十%銷往北部地區、花蓮縣重要的蔬菜「龍鬚菜」,夏季期間易因高溫造成枯死及病蟲害增加,花蓮農改場經過三年研究,在菜園設置遮蔭設施,使龍鬚菜產量明顯增加三成,將全面向農民推廣使用,讓夏季龍鬚菜能正常供應。
花蓮農改場副研究員全中和說,龍鬚菜為多年生蔬菜作物,是台灣重要夏季蔬菜之一,也是颱風季節最佳的替代性蔬菜,一年四季均產,主要食用部位為前端的嫩莖、葉部分,但夏季受到陽光曝曬及高溫,不但造成生長障礙,病蟲害明顯增加,甚至還出現枯死現象,讓農民困擾不已。
農改場推廣 獲菜農肯定
農改場經過三年研究後,以搭設黑網遮光,加上噴灌方式給水,在遮蔭設施下的龍鬚菜生長較佳、品質較好、產量較未遮光處理增加三成,病蟲害減少許多,植株均無死亡情形,成效已獲試用農民肯定。
引進黃花藺 不怕泡水爛
不怕颱風泡水、又是有機蔬菜!花蓮農改場宜蘭分場引進原產南美洲的水耕蔬菜「黃花藺」,就長在水田中,不怕泡水爛掉,也無病蟲害,減少管理成本,光復鄉馬太鞍溼地今年試種約二分地,還走有機商店通路,一斤可賣到一百多塊,成為新「綠金」。
在光復鄉馬太鞍溼地的白鷺橋附近,有一片水田的農作物長得不太一樣,橢圓形葉子不仔細看還以為是布袋蓮。農民朱進郎拿著鐮刀在水田割取鮮嫩的幼芽、花梗和花苞,有些還開了黃色花朵,準備包裝上市。
朱進郎把這菜取了綽號叫「黃花美人」,自家農場的餐廳也料理這道美食,他說,黃花藺是花蓮農業改良場宜蘭分場大力推廣的水生蔬菜,它原產南美洲,在東南亞廣為種植當成蔬菜,還有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看到這菜,大呼「好懷念」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