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

茭白筍田養大閘蟹 生態養殖成功


茭白筍田養大閘蟹 生態養殖成功

〔自由時報記者賴筱桐/新北報導〕大閘蟹生長於水池不稀奇,在茭白筍田長大的大閘蟹,才是頭好壯壯!八十三歲農夫謝德寶種植茭白筍有三十多年老經驗,今年首度實驗將大閘蟹放養水田,與茭白筍共生共存,營造新生態,日前培育成功,預計明年擴大推廣,到三芝遊玩的民眾,可同時享受兩種人間美味。
善用食物鏈 不用除蟲劑
擔任指導員的大閘蟹養殖業者呂文華表示,傳統農友種植茭白筍時,為了殺死附著產卵的福壽螺,多半會在水田中添加農藥、除蟲劑等,不僅破壞生態,也可能造成環境汙染,不符合環保概念。
呂文華指出,浮游生物、小魚、小蝦及各式藻類,是大閘蟹主要食物來源,因茭白筍為水生植物,水田有如小型生態池,吸引魚蝦及其他生物前來覓食,大閘蟹不但會吃茭白筍的害蟲及福壽螺卵,因根部葉子有甜度,還會吃掉黃色腐爛處,讓作物長得更好。
此外,茭白筍因枝葉茂盛,葉片可為大閘蟹遮蔭,成為躲避或棲息的好去處,長出來的茭白筍甜度較高,大閘蟹肉質甜美,恰巧兩者產期重疊,都在九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,來三芝旅遊,既能品嘗大閘蟹,還能順道享用茭白筍,一舉兩得。
呂文華說,今年進行三種實驗方式,謝德寶的茭白筍田約三百坪,今年放養五百隻大閘蟹,存活率達三成;退休教師林義峰的花田及生態池,也放養六百隻蟹,存活率兩成;另一位國小退休教師華容藏的荷花池,放養兩千隻蟹,存活率兩成二。
預計明年擴大推廣
呂文華表示,此種養殖方法能幫助傳統農業轉型,提高產業附加價值,預計明年推廣範圍擴大,與農友合作,進行技術移轉,可望創造新的農業里程碑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